線上音樂會EP5  欽察草原的馬蹄聲
  • Post published:2022/10/31

線上音樂會EP5 欽察草原的馬蹄聲

絲路王國的樂舞饗宴—從蒙古到蒙兀兒 III / 欽察草原的馬蹄聲
演出 : 哈薩克 突蘭樂團

橫跨歐亞大草原中部的哈薩克是天山「絲綢之路」銜接通往裏海和歐陸的「草原之路」分岔口,6~12世紀間為西突厥汗國領地;13世紀蒙古人橫越歐亞大草原,欽察草原(Kipchak Steppe)是成吉思汗分封給長子朮赤的封地,其子拔都繼位後更將勢力擴及中歐多瑙河岸,建欽察汗國(又稱金帳汗國)。15世紀哈薩克汗國誕生,形成突厥和蒙古部落融合而成的哈薩克民族。

導聆影片

導聆來賓 : 節目策劃人 郭麗敏 / 世界音樂學者 陳峙維 / 呼麥歌手 烏尼德

線上音樂會票亭入口
TixOffice

哈薩克最負盛名的新生代傳統民族樂團「突蘭樂團」(Turan Ensemble),由阿拉木圖「庫爾曼加齊國家音樂學院」青年音樂家在2008年所成立,「突蘭」(Turan)為古語中對北方遊牧民的稱呼,意思為「突厥人的土地」。樂團融合哈薩克傳統樂器、人聲吟唱及現代劇場元素,賦予古老旋律新的生命力,帶動哈薩克新生代樂團的崛起。

音樂會由表現草原人民原始信仰的〈薩滿祈天〉開場,巫師在具有神秘力量的庫布孜琴聲和鼓聲中進入出神狀態,得以上天下地取得宇宙神靈的力量,對抗惡靈與死亡的侵襲 (庫布孜為早期薩滿巫師與神靈溝通的樂器,琴身內鑲有鏡子和鈴鐺,刻有動物紋指向天空的三角琴頭,讓琴音具有嚇阻惡靈的神秘力量)。歌和東不拉是哈薩克人抒發情感的傳聲筒,美麗的草原、奔馳的馬兒都在〈鬥琴〉東不拉的琴弦上跳躍,一如馬背上的競逐。接續一連幾首與動物有關的音樂,包括哈薩克人視為上界神鳥的〈天鵝〉、驚心動魄的〈獵狼〉行動、彈指間撥動山野間老山羊、成年山羊和小山羊活動的〈山羊之舞〉、擾人的〈馬蠅〉,聆聽各種樂器的微妙擬聲表現,勾畫出草原生活的生動畫面。

〈哈薩克民族〉曾經歷無數戰亂、飢荒與顛沛流離的生活,聽白髮老人訴說古老先民的故事,在音樂中喚醒歐亞草原英雄的魂魄,重振〈突厥男兒〉為自由而戰的無畏精神,終將戰勝邪惡,再次騎乘〈黑馬〉馳騁歐亞大草原。幾首「突蘭樂團」創作樂曲,已成為哈薩克新世代音樂代表作,風靡國際樂壇。

使用樂器包括擦弦樂器庫布孜(Kobyz)、彈撥樂器東不拉(Dombra)、小東不拉(Shinkildek)、謝爾特(Sherter)、哈薩克箏-杰特根(Zhetigen)、色布孜格笛(Sybyzghy)、口簧(Shankobyz)、鹿鳴(Bugyshak)、薩滿鼓(Dangyra)、振鈴(Asatayak/Syldyrmak)、馬蹄石(Tuyak-tas)等。 (更多關於哈薩克傳統樂器的介紹,可前往線上音樂會EP2 歐亞草原的金武士,觀賞導聆影片)

演出曲目 (全長 40 min)

薩滿祈天 Baksy
我的高山草原 Oi Jailau
鬥琴 Shaby
天鵝 Akku
獵狼 Kaskyr
山羊之舞 Orteke
馬蠅 Bogelek
哈薩克民族 Kazakh eli
突厥男兒 Er Turan
黑馬 Kara jorga

線上音樂會票亭入口

哈薩克傳統樂器庫布孜(Kobyz)、東不拉(Dombra)、哈薩克箏(Zhetigen)、振鈴(Asatayak/Syldyrmak)、謝爾特(Sherter)、小東不拉(Shinkildek)

演出人員

庫布孜、低音庫布孜 ∣ Maxat Medeubek
東不拉、口簧 ∣ Baurzhan Bekmukhanbetov
杰特根、振鈴 ∣ Yerzhigit Aliyev
喉音、謝爾特 ∣ Abzal Arykbayev
小東不拉、色布孜格、薩滿鼓、馬蹄石 ∣ Serik Nurmoldayev


絲路串流行動—從台灣看世界系列 II
贊助單位 ∣
演出場地 ∣ 蔣渭水演藝廳

特別感謝 ∣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導聆場地贊助 ∣ 戀舞趣舞蹈教室
影片後製剪輯 ∣ 森林影像
音樂會錄影 ∣ 大遠景
平面設計 ∣ 吳健華

  • 線上音樂會收入在扣除平台手續及稅金費用後,將全數作為「台北絲文藝助基金」(TaiSilk Arts Fund),用於推動絲路文化交流計畫。您的點閱觀賞,也是藝助我們前進的動力。